用AI假图营销该治理
3月27日,淘宝宣布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原创商家的合法权益,同时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共同加入对AI假图的全面治理。日前,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添加提示标识、传播、审核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该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据3月31日《国际商报》报道)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生成商品图被商家广泛应用。在社交平台,消费者对电商领域“AI照骗”的吐槽屡见不鲜:“看全网同款都是一样的图片,分不清哪家是正版”“看图片是呢子大衣,收到货后却是聚酯纤维”;在外卖领域,图片中饮料杯里堆满色泽诱人的水果,消费者拿到的实物却是大半杯冰块……以AI假图进行虚假营销,引发诸多不满和投诉,消费者纷纷呼吁整顿清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任何商业宣传都应客观反映商品的原貌,而非用“照骗”进行引人误解甚至虚假的展现。AI假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同时扰乱了电商生态,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此番淘宝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保护了消费者和原创商家的合法权益。该平台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充分体现出平台在技术洪流中坚守推动科技向善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
治理AI假图,仅靠一家平台的力量显然不够,正如业内人士所说,部分商家跨平台盗图、山寨抄款、对商品过度美颜等行为,已经污染了行业环境,加剧了行业恶性竞争。有头部电商平台发挥引领作用率先出手治理值得点赞,期待接下来能有更多平台紧随其后,推动全行业形成合力,探索AI时代电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让AI技术真正成为助力电商发展的工具,而非既侵害消费者权益又损害平台利益的绊脚石。
随着AI应用进入深水区,AI假图只会越来越逼真,从源头治理这一乱象,保障商品信息真实,迫在眉睫。网店页面上图片的真实度,检验着电商平台价值取向、责任担当的成色。对于AI假图,任何平台都不能睁只眼闭只眼,更不能当打击“照骗”的旁观者。